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公开招聘公告

招聘人数:若干名
报名开始时间:2024年09月30日
报名结束时间:2024年10月15日
报名方式:有意向申请者,可联系团队也可将本人简历发送至人力资源处邮箱133@imbcams.com.cn
考核方式:未知

(注:系统自动识别,请以正文为准。)

33a557e903a44b09951246e663949ee1.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建于1958年,专注于重大传染病疫苗的研发及生产,集产学研于一体,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点。在长达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研究所紧紧瞄准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和重点培育方向,着力解决重大疾病疫苗研发及产业发展相关前沿和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

研究所先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个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全球第一个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及全球第一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苗、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为中国儿童免疫规划提供了数十亿剂次疫苗。研究所创新疫苗在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有效供给和应用,为中国本土消灭脊髓灰质炎、控制甲型肝炎流行、大幅降低手足口病流行、重症和死亡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依托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深厚学术背景,夯实了病毒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疫苗学及实验动物学等学科建设及相关研究基础,建立了疫苗研发从实验室研究、中试放大、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到产业化生产、上市后再评价等一系列全产业链上的技术创新体系,建成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疫苗产业化基地。

目前,研究所正通过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持续提升产业规模发展水平,向着实现国产自主创新疫苗服务于国家重大及新发传染病防控需求、造福儿童健康的国际化发展目标而努力奋进。

现诚邀海内外广大有志于基础医学研究事业的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我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一、申请条件

1.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2.具有博士学位和学历,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不超过三年;

3.必须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不招收在职人员,不招收联合培养博士后;

4.本校博士毕业生不能申请进入本校同一个一级学科流动站;

5.申请人应在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发表过至少1篇科研论文且为第一作者;如不符合该条件,经本人申请,合作导师和所院同意,可通过匿名评审方式进站。

6.品学兼优、身心健康,富有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待遇保障

1.可申请“协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和“协和海外青年学者支持计划”。院校每年合计资助人数100名左右,一个资助周期为3年,每名博士后最多可获得两个资助周期支持。

“协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主要用于资助中国籍优秀的青年学者到(留)院校从事科研博士后研究。

“协和海外青年学者支持计划”主要用于资助外籍、持有国外长期居留证的中国籍的优秀的青年学者到(留)院校从事科研博士后研究。

2.入选“协和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者薪酬不低于40万元/年,其中基本年薪34万,住房补贴6万元/年;入选“协和海外青年学者支持计划”者薪酬不低于50万元/年,其中基本年薪34万,住房补贴8万元/年,各类保险及家属生活补贴8万元/年。如获得国家人才项目支持,可享受累加支持。未纳入上述计划支持的博士后,薪酬不低于24万每年。

3.可纳入医学健康科技创新工程岗位支持对象范围,可参照在编人员申请参加教师岗前培训,依托院校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在站满2年者,可申请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

4.享受职工福利待遇及职工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待遇。

5.在站期间取得较突出的科研成果,具备成长为学科和学术骨干的发展潜力,满足相应条件,可申请留所和申请院校准聘长聘岗位,获聘准聘长聘岗位者,按照引进人才给予相应待遇。

三、招收课题组、专业背景要求及研究方向

课题组

研究方向

专业背景

要求

王佑春团队

wangyc@imbcams.com.cn

医学病毒学研究、生物制品研发及生物制品评价技术研究,致力于解决我国传染病防控产品转化中的卡脖子问题,提升我国传染病防控能力。

病原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生物制品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遗传学、结构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实验动物学

刘龙丁团队

longdingl@gmail.com

呼吸道病毒感染致病机制研究及疫苗研发;肠道病毒感染机制研究及疫苗研发;以单克隆抗体为导向的新型疫苗设计和评价;以单细胞测序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疫苗评价体系的探究。

廖国阳团队

liaogy@imbcams.com.cn

现研发四价流感裂解疫苗、Hib多糖结合疫苗、mRNA疫苗,以及新冠减毒疫苗。

马雁冰团队

may@imbcams.com.cn

开展肿瘤微环境免疫调控与新型肿瘤疫苗研究,并针对SARS-CoV-2、RSV、诺如病毒、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进行重组疫苗研发,重点关注新型纳米载体发展、抗原与佐剂的仿生功能化纳米递送设计、以及纳米疫苗免疫效应机制揭示。

孙强明团队

qsun@imbcams.com.cn

虫媒病毒致病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高致病性病原体防控技术、病毒疫苗及诊断试剂研发。

杨昭庆团队

zyang@imbcams.com.cn

疫苗遗传学:病毒样颗粒(VLPs)疫苗的高表达和组装体系、调控原件和机制;疫苗细胞基质的基因编辑和遗传学工程改造。

疾病遗传学:基于中国不同人群永生细胞库遗传资源的疾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包括遗传性血液病、罕见病和心血管疾病等。

刘野团队

liuye@imbcams.com.cn

重大疾病疫苗的科学问题探索和应用推广。具体涉及“疫苗及佐剂的全新设计、机理研究和工艺优化;全新检测分析方法的设计和建立”。具有多学科交叉、科研思维创新的特点。

李鸿钧团队

lihj6912@hotmail.com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主要有病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及药物研发;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研究;腺病毒及其他病毒载体及干细胞等对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基因治疗研究。主持开发的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属于原创性I类新药,目前已经完成I期临床试验,准备进入II期临床试验。

王佑春团队

418a2fb815d54968be49185723bc6689.png

刘龙丁团队

1ad3157ede6e45589a76bad0b85144e0.png

廖国阳团队

add99ae16089438aab75e1807d16ec41.png

马雁冰团队

fe7561c377ab4533a1d72e974ad7cbf3.png

孙强明团队

8f6349dd606f45d0815ee393f39c4d34.png

杨昭庆团队

88bcbe09857948c79937aeb2914ce679.png

刘野团队

cba3fd0be4ef441395d4c98f70032876.png

李鸿钧团队

c8d2a166d5ba4384b67a37e6c30a4067.png

四、申请程序及注意事项

1、有意向申请者,可联系团队也可将本人简历发送至人力资源处邮箱133@imbcams.com.cn。

2、个人报名材料务必详尽,并标注应聘团队,所有信息真实。提供虚假信息者,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应聘资格。

3、联系人:郭老师联系电话:0871-68324110

标签: #招聘 #生物学 #医学 #研究所 #公告


本站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便利,如有任何侵权或错误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进行更正或删除。[点击反馈]

微信扫一扫
订阅每日考试


备考专区

时政热点

二维码
意见反馈